衡陽新聞網
滾動新聞
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> 新聞中心 > 衡陽新聞 > 正文:

“衡陽群眾”志愿者李小春訪談:人大代表參加紅馬甲志愿服務,我認為是必要的

2022-03-15 23:51:28   來源:中國衡陽新聞網   作者:邵俊杰
分享到:
 

衡陽新聞網訊 記者邵俊杰報道 如今,在衡陽的大街小巷,隨處可見紅馬甲的“衡陽群眾”志愿者,他們投身到文明創(chuàng)建、社會治安、環(huán)境整治等各個領域,并作出突出貢獻。而這些人,脫下紅馬甲,都有另一個身份,有上班族,有企業(yè)家,有領導干部,也有普通市民,對于“衡陽群眾”,他們也有自己的理解與認識。今天,我們來聽聽“衡陽群眾”志愿者——市人大代表、市萬壽大鼎景區(qū)有限公司總經理李小春的聲音。

記者:你是什么時候成為“衡陽群眾”志愿者的?

李小春:我家住在衡南縣云集街道黃金社區(qū)。2019年底,按照縣里和鎮(zhèn)里的要求,我們街道成立一個“衡陽群眾”志愿服務隊。我在外面工作,當時沒有參入這支隊伍?;丶液?,看到志愿者們在做好事,開始感到有點稀奇,這些人怎么突然穿起“衡陽群眾”的紅色衣服,戴著紅色帽子?經過了解,得知這是衡陽市學習北京朝陽區(qū)的做法,在全市統(tǒng)一搞的志愿服務活動,就是從人民群眾中選擇一些熱心公益、樂于奉獻的人來當志愿者,為社會提供服務。為了統(tǒng)一形象、便于識別、打造品牌,所有的志愿者都用“衡陽群眾”同一個名稱,搞活動時統(tǒng)一穿紅色的衣服,統(tǒng)一戴紅色的帽子。我覺得這件事很有意義,于是,主動找到街道領導,向他們匯報了自己的想法,得到他們的熱烈歡迎,于是,2020年初,我成了一名光榮的“衡陽群眾”志愿者。

記者:你主動當“衡陽群眾”志愿者,除了喜歡做好事、熱心公益的性格特點外,是不是與你是一名人大代表也有關系?

李小春:你說到我心里去了,確實是這樣的。我是2017年當選為市人大代表的,至今已有6年了。“人民選我當代表,我當代表為人民”。自從當上市人大代表后,我就一直在思考:要怎樣回報社會,多為人民做一些有益的事情?這些年來,我從兩個方面進行努力。一是積極反映民情民意。在市人代會上積極寫議案建議,審議工作報告時積極發(fā)言,反映人民的呼聲,共提出了34件建議。二是盡己所能做公益。主要是捐資助學、扶貧幫困、開展普法宣傳、協助搞好治安。

我感覺,參加“衡陽群眾”志愿服務活動,通過這個新的平臺,可以更多地接觸社會、服務社會。與志愿者們一起搞公益活動,比起自己“單打獨斗”效果會更好,所以,我就積極加入到這里來了。

記者:這些年來,你參加了哪些“衡陽群眾”志愿服務活動?

李小春:從2017年當選為市人大代表以來,我就開始做公益了。2020年成為“衡陽群眾”志愿者以后,參加的公益活動就更多了。我第一次以“衡陽群眾”志愿者身份參加的活動是2020年初的新冠肺炎防控。那時,新冠肺炎剛在武漢暴發(fā),全國上下都在搞防控。我們街道的“衡陽群眾”志愿者主動行動起來,協助街道社區(qū)干部一起搞排查,對從武漢回來的人員進行登記,給那些居家隔離的人送菜送食品,我還自己出錢買消毒水買口罩送給居民。那段時間,很辛苦,很緊張,也很快樂。每天晚上,我與家人都是分開睡的,怕感染疫情后傳染家人。兩年多來,我和街道的“衡陽群眾”志愿者們陸續(xù)開展了不少的志愿服務活動。比如,組織居民開展“遠離賭博”宣講,組織私家車主開展“文明駕駛”宣傳,組織居民參加“拒絕家暴”座談,組織居民開展“創(chuàng)建平安云集”宣傳,組織居民參加“全民禁毒”宣傳,與志愿者一起到社區(qū)開展治安巡邏……等等,大大小小一共開展了26次志愿服務活動。

記者:參加“衡陽群眾”志愿服務活動給你履行代表職責帶來什么好處?

李小春:參加“衡陽群眾”志愿服務活動后,我的接觸面更寬了,了解的民情民意更多了,對老百姓的期盼掌握得更深了,寫建議的素材更豐富了,履行代表職責的底氣更足了。比如,我以前對禁毒工作沒有接觸,對吸毒的危害只知道一個大概,說不出一個所以然。2021年4月,我們“衡陽群眾”志愿者協助云集街道在黃金社區(qū)搞了一次禁毒宣傳活動,聽了云集派出所的干警關于禁毒知識的宣傳,有一個居民現場向我訴說他小孩吸毒后帶來的危害,既有理性認識,又有感性認識,使我對禁毒工作有了比較全面深入的了解。通過那次活動,發(fā)現我市的禁毒工作雖然取得了成績,但還要繼續(xù)加大力度。

于是,在今年元月召開的市十六屆人大一次會議上,我提出了《關于深入開展禁毒工作社會化的建議》。如果不參加那次志愿活動,不深入了解禁毒工作情況,我就提不出這樣的建議。我寫的不少建議,就是從志愿服務活動中得到啟發(fā)找到靈感的,或者從中找到素材的。

記者:市人大常委會要求我市各級人大代表都要參加“衡陽群眾”志愿活動,你認為必要和可行嗎?

李小春:根據我的實踐,我認為是必要的,也是可行的。說它必要,可以從三個方面來理解。一是發(fā)展全過程人民民主的需要。人大是發(fā)展全過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制度載體,而人大工作的好壞關鍵要靠人大代表。人大代表參加志愿活動,既是一個服務社會、奉獻社會的過程,又是一個聯系群眾、收集民意的過程,也是發(fā)揚人民民主的過程。

二是推進代表活動深入發(fā)展的需要。經過不斷探索,代表活動的形式不斷豐富,代表活動的范圍不斷拓寬。隨著形勢的新發(fā)展,還需要不斷創(chuàng)造新的代表活動形式,進一步豐富代表活動的內容。人大代表參加“衡陽群眾”志愿活動就是這方面的新探索。

三是推進志愿工作深入發(fā)展的需要。我市的“衡陽群眾”志愿活動從2019年開始實施以來,有了很大發(fā)展,發(fā)揮了很大作用。目前,全市共有100萬多名“衡陽群眾”志愿者。針對存在的問題和不足,著眼于更好更快發(fā)展,今年,市委提出要打造“衡陽群眾”志愿服務活動的“升級版”。人大代表主動加入到“衡陽群眾”志愿服務隊伍中來,必將起到很好的示范引領作用,助推全市“衡陽群眾”志愿服務工作提質擴面,向縱深發(fā)展。

說它可行,有三點理由:一是兩者的目標任務相同。人大代表是人民選出來的代言人,是人民派往國家機關的使者,人民把權力委托給他們,其任務是反映民情,行使民權,維護民利,是為人民服務的。“衡陽群眾”志愿者是具有愛心和奉獻精神的人,是群眾中自愿出來幫助別人、服務社會的,也是為人民服務的。共同的目標任務決定兩者可以走到一起來。

二是兩者的活動范圍相同。按照法律規(guī)定,人大代表在本行政區(qū)域內活動。“衡陽群眾”志愿者往往也是在本地開展活動。共同的活動范圍決定兩者可以融合起來。

三是兩者的動力源泉相同。人大代表活動和“衡陽群眾”志愿活動是兩項很重要的工作,市、縣、鄉(xiāng)三級黨委、人大都在積極推動。相同的動力源泉決定兩者可以結合一起抓。

記者:根據你的體會,參加“衡陽群眾”志愿服務活動與履行代表職責有矛盾的地方嗎?

李小春:要說沒有一點矛盾,那不現實。主要的矛盾就是在時間上難免會出現沖突。有的時候,這邊安排了一個志愿活動,那邊突然來個通知,要你以人大代表身份參加活動。但是,這樣的矛盾不是很多,通過統(tǒng)籌協調,是可以解決的。

記者:各級人大代表參加“衡陽群眾”志愿活動,如何落到實處?

李小春:各級人大代表都成為“衡陽群眾”志愿者,都參加“衡陽群眾”志愿活動,這是一項新的任務,需要市、縣、鄉(xiāng)三級人大高度重視,各司其職,共同努力。一是思想要先動。深刻認識到開展這項工作對于發(fā)展全過程人民民主、密切代表與人民群眾的聯系、豐富代表活動內容、推動創(chuàng)建全國文明城市、提高社會治理水平的重要意義,增強工作的責任感使命感。

二是人大要主動。市、縣、鄉(xiāng)三級人大要把這項工作納入議事日程,當作一項重要工作來抓,分級負責,分頭實施。把這項工作與代表小組活動結合抓,以代表小組為單元,成立人大代表“衡陽群眾”志愿服務小組,以小組為單元開展志愿活動。統(tǒng)一給每位人大代表配備“衡陽群眾”志愿衣物和帽子,便于他們開展活動時佩戴。把“衡陽群眾”志愿服務活動與全市人大系統(tǒng)的“6.25”為民服務日活動、“五級人大聯動,助力城鄉(xiāng)治理標準化”主題活動、鄉(xiāng)村振興示范帶動“五個一”行動結合抓。

三是代表要行動。每位人大代表都要以主人翁的姿態(tài)投入到“衡陽群眾”志愿服務活動中去,當它作聯系人民群眾、了解民情民意、回報社會大眾、提升履職能力、提高精神境界的事情來做。善于發(fā)現志愿服務工作中存在的問題,提出改進的建議,推動“衡陽群眾”志愿服務活動走深走實。

四是媒體要帶動。本市各級媒體要加大對人大代表參加“衡陽群眾”志愿服務活動的宣傳報道,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。既要報道活動給社會作出的貢獻,又要報道活動對代表履職帶來的好處。

人物簡介:

李小春:男,衡南縣云集街道黃金社區(qū)居民,市十五屆、十六屆人大代表,市萬壽大鼎景區(qū)有限公司總經理,自2020年成為“衡陽群眾”志愿者以來,迄今共參與或組織了26次志愿者活動。